根據《經濟學人》的宜居城市指標,「教育與托育資源」會直接影響人口結構。
市府近年大力宣傳「#廣設公托」,但實際情況卻讓人憂心——
📊 后豐地區現況
• 未滿2歲嬰幼兒:2,311人
• 公托名額僅102個,覆蓋率46%(低於全市平均58%,更不及都會區70~90%)
• 扣除私托與保母後,仍有逾1,200名幼兒無托可托
• 家外送托率高達33.88%,783個家庭被迫跨區送托
豐原人口也從112年的16萬4044人降至今年16萬2068人,出現「遷出大於遷入」的警訊。這樣的副都心,要如何留住年輕家庭?
市府表示將於陽明大樓、安康國宅、豐西里活動中心與亞洲大學園區增設公托據點,115年預計增為4處。廖局長表示,0至2歲的幼兒仍以家屬照顧為優先,部分婦女本身從事居家保母工作,私托體系也能協助婦女重返職場、增加就業,同時政府也提供育嬰假等配套,支持家長兼顧工作與育兒。
💬 愛珊呼籲:
托育資源不足,不只是社福問題,更是地方發展與人口流失的警訊。
當公共服務不足,市民就會「#用腳投票」,遷往資源更好的地區。
請市府正視公托資源不均,提出具體改善時程,讓年輕家庭安心在地成家、生養下一代。
感謝 #新議政聯盟 夥伴們一同關心公托與城鄉差距:
黃佳恬議員、楊大鋐議員、林昊佑議員、陳文政議員、張彥彤議員、吳建德議員、吳呈賢議員、賴順仁議員。
台中市議員邱愛珊
讓愛傳出去 💕